最近去了一個二手市集,看到了這部很多年來有在注意的小相機
外觀非常漂亮,價格也非常漂亮,就買下了
查詢CAMERAPEDIA的規格如下:
鏡頭: Konica 28-70mm 變焦鏡 最大光圈 f/3.4-7.9. 6枚6群
對焦距離: 0.7m至無限遠.(小花模式: 0.35m~1m)
快門速度: 1.3-1/500秒
逆光補償模式: +1.5EV.
支援感光度: ISO 25-3200 DX自動偵測
觀景窗: 自動變焦同步, 視差提醒框, LED對焦、閃光狀態提醒
機頂LCD資訊: 具備冷光照明可顯示底片張數, 電池電量, 多種模式: 自動, 減少紅眼, 自拍器/遙控器,
強制閃光, 慢速同步夜景閃光, 關閉閃光, +1.5EV 補償, 無限遠對焦, 微距模式.
內建閃燈: 自動控制強度. 工作距離@28mm:0.7-5.4m / ISO 100; @70mm: 0.7-2.3m . 回充時間5秒.
過片系統: 自動進片, 自動過片, 自動回片. 可中途強制回片.
電力: 一枚 CR2 鋰電池.
尺寸: 108.5×59.5×34mm.
重量: 180g (不含電池).
於2000年發售的LEXIO70是很後期的傻瓜相機了
所以在性能上算是非常成熟的產品,特別是配備冷光螢幕讓我非常驚艷
體積非常袖珍,以135變焦相機來說,它可能也是最小台的了(知道更小機種的朋友歡迎留言告知)
6枚6群的鏡頭比起4群4枚的MINOLTA 75W似乎是有誠意多了
它也同樣具有一個巨大的後玉,看進去也觀察的出具有非球面鏡片
(不曉得會不會有暗角呢?咱們繼續看下去)
感光窗口的左上角可以看到一個長方形小孔,那邊就是打印日期的發光器
至於右上角的方形孔則是偵測底片齒孔的光學頭,後期的傻瓜相機不再用滾齒輪的方式記片了
滑蓋開機的設計讓我想到mju2的使用經驗
不過LEXIO的蓋子是陽極處理的鋁合金薄片複合塑膠薄片構成
滑動時感受浮浮的,感覺較mju2厚厚塑膠蓋脆弱些
作為後期的傻瓜相機,鏡頭的變焦、對焦反應很迅速,聲音也很小
真的比起早幾年的MINOLTA RIVA ZOOM 75W秀氣很多
功能選單跟75W蠻類似的,都是在窗口旁邊印上各種模式
然後按下MODE鍵讓LCD上的矢印指向你要的模式
傻瓜相機該有的那些模式我就不贅述了
LEXIO 70有幾項非常貼心的功能值得重視,是在家用傻瓜相機比較少見的
1. 模式記憶: 如果我這次選到了"禁用閃燈"(左起地四個)
那麼我下次開機雖然模式會變為AUTO,我只要按一次MODE鍵,它就會回到"禁用閃燈"
關機後重開只要按一次MODE就會回到關機前的模式
這滿足了許多傻瓜相機進階用戶的需求(總有一些進階用戶喜歡玩便宜傻瓜的像我這樣)
2. +1.5EV逆光補償: 這個功能非常實用,也很常會用到。不只是逆光或是畫面中有強光源的時候,
當陰天的情況下,拍照如果有拍到背景的灰白色天空,主體很容易欠曝,這也是+1.5EV派上用場的時候
這個功能在XA也有,我就蠻常用到它的
3. 觀景窗視差校正:
我也真的不懂為什麼KONICA要這麼大方的在一台非專業傻瓜相機放入這個功能
據我所知連大部分專業級輕便相機都不具備這項功能
一般的都會取中間視差值,因此眼鏡度數不夠的或是老花眼的人
眼睛靠上觀景窗通常需要費點力氣調適自己的視差
但是在LEXIO調整好視差的情況下,眼睛一看上去就是清晰明亮舒適的取景,太可取了!
廢話也講夠多了,接著看實拍吧
這次旭麗掃的很糖水,所以我就不自掃了(FUJIFILM C200)
這張場景有點昏暗,我蠻敢說是全開光圈的情況,因此可以打開看原圖
對銳利度、周邊銳利度可得到一些了解
可以觀察到一些暗角與枕狀變形
散景果然如我之前查資料所見,呈現一種晃動感,以畫質的角度來看,是很糟糕的
但是現在還拍底片相機不就是要拍那個情懷那個味道的嗎,所以,就當做是一種特色吧
它的日期打印功能我超喜歡的,字很小卻很清晰(目前我用過字印最小最亮的)
有一點很讓我困擾的就是28mm的時候鏡頭縮的滿短的,手指入鏡了很多張
這張左邊也看的出枕狀變形
逆光太陽位置出現了些許的霧白擴散,但是比我想像中好多了,看著沒有鍍膜的前玉原本還有點絕望的
慢速同步也很成功的拍出來了,這部相機真的給了許多準專業功能
偶爾出現了很驚人的暗角,難怪十幾年前我看似乎是LOMO族曾經炒過這台
同樣,可以看到背景的抖動感
總結
優點:28mm有同級最大的f3.4、曝光準確、非常袖珍的體積、操作反應快、
操作噪音相對小、冷光LCD、逆光補償、有暗角適合街拍營造氛圍
缺點:最長快門僅有1.3s,完全無法夜拍
按下快門時,鏡頭會伸長到焦點拍照,但此時觀景窗卻也跟著放大
滑蓋感覺蠻脆弱的、枕狀變形非常嚴重不適合拍建築物、散景頗糟糕
電池槽簧片彈性偏弱容易導致電池接觸不良(國外用家也有人提出同樣問題)
這台拿來隨拍了一卷,同時也還在試拍NIKON 35Ti
因此拍LEXIO的過程其實興趣缺缺的
卻沒想到整卷普遍很滿意(請參考相簿)
原本還打算試拍完就賣掉它,現在決定留著了
然後請麻煩路過看到的人不要轉貼引用了,我真的不想炒作機器
只是為了記錄底片與底片機的最後微光
有任何疑問可直接留言詢問我